自此冯莽子打理火锅店的同时,倒把一大半的心思用在了研究火锅配料上,但要知冯氏火锅仅仅是常用的香料就多达几百种,使用份量不同口味又产生各自变化,真可谓无穷无尽。冯莽子几乎日日待在火锅店的厨房里调配,但仍然收效不大。
冯莽子不知道的是,火锅调味其实是一件要求资质极高的手艺,需要天生有绝佳的嗅觉和味觉感,冯夫人虽然在天赋上不如当年的陈守义,但也是一个很有天资的“味觉家”,加上心思细腻,又能以勤补拙,因而才将山城步道的种种火锅配方梳理得井井有条,以千般变化应合各式食客。
三个多月过去,冯莽子只能把手中那半本配方中的各式配料稍微变化,一旦变化稍大,火锅的口味立刻不伦不类,有时甚至吃起来难以下咽,冯莽子不觉暗暗叹息,也渐渐明白了虽然头脑不笨,但老天爷没有给自己象祖母冯夫人那样灵敏的味觉,实在有些无奈。
但冯莽子心思极为活泛,转念一想,既然自己没有这样的天份,不如想办法找到这样一个有味觉天资的人,于是便在店外贴出了一张告示,想要高薪招募一个专司调配火锅料的帮手。
然而人海茫茫,有这样天资的人毕竟凤毛麟角,店里前前后后也来了十几个慕名前来应聘的,但一个个实在是拿不出手,逼得冯莽子只好宁缺勿滥,自己硬着头皮继续摸索,希望能用经验和勤奋弥补先天上的不足。
又过了两个月,天气渐冷,冯莽子渐渐把这件事也淡忘了,这一天许久没露面的赵仁静找到了冯莽子,冯莽子一直感恩赵仁静帮自己开起了这家火锅店,不仅年底在红利上多分给赵仁静一份,有什么事也不瞒着他,赵仁静听到冯莽子的难处,忽道:“我倒认识那么一位卖香料的行家,哪天带给你看看。”
冯莽子一听大喜,紧着催促赵仁静,赵仁静也没食言,第三天就将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带到了火锅店。此人姓章,冯莽子与他攀谈几句,见章姓男子对香料的见识极广,不由暗暗欢喜,适逢中午,干脆连着吃饭,顺便考究一番此人在香料上的功底。
一锅蒸腾着热气的山城步道火锅摆在桌上,三人各热了一小壶酒,一边吃着一边聊天,冯莽子率先道:“不知章先生觉得我冯家的山城步道火锅如何?”
章姓男子放下了筷子,点头道:“味道是果真不错,尤其香料用的浓淡相益、恰到好处,可谓是画龙点睛,这配料真是一绝。”
话题既然渐渐转到了香料上,冯莽子遂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章先生可知这底汤内用了多少种香料?”
没想到章姓男子却摇头道:“少说十几种吧,每种的份量不一。不过巧妙就巧妙在搭配上,添上一分就浓了,减上一分又淡了,这就象药方里的君臣佐使一样,有重有轻才能配得出真正的好药。”
虽然章姓男子这番话说得很有道理,但冯莽子一听,心中却觉得无比失望,要知冯家当年的陈守义只要品上一口,就能详详细细地说出每一款火锅配料中的每一种香料,连份量也能说个大概,这章姓男子显然不是他要找的那种味觉天才。
欲知后事如此,且听下回分解。